Menu
百南通新机场规划为上海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,

是南通,不是苏州?答案或许正浮出水面。

7月12日,南通市市长徐惠民在江苏《政风热线·市长上线》直播节目中公布: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被列入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(下称《纲要》),将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,和上海虹桥机场、浦东机场共同组成上海航空主枢纽。

从官方表述来看,“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”,显然份量不轻;与上海虹桥机场、浦东机场并列,说明这一新机场是为上海服务。

消息一出,不少网友调侃:“苏州人民早已哭晕在厕所。”事实上,早在7月10日,上证报就报道称,长三角要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,其中一个“大招”就是“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,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”。

图片来源:上证报报道网页截图

虽然苏州可能觉得有点“委屈”,但在这一背景下,这座新机场选址于此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落子南通

这两年,关于上海第三机场的话题,时不时就会掀起一番讨论。这背后,是上海两个机场将提前达到饱和状态的现实。

2018年,上海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.18亿人次,货邮吞吐量417万吨。按照上海城市总体规划,2035年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预期分别为1.8亿人次、650万吨。而按照当前情况,预计到时上海两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.3亿人次。此前,有专家建议,上海应当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.5个虹桥机场和1个大型通用机场。

为此,周边众多兄弟城市展开争夺,其中尤以南通和苏州最为积极。

今年2月,“上海第三机场选址江苏南通海门”的消息登上各大媒体头条。不过,很快,民航局方面就表示:“民航局没有受理过上海第三机场选址的申请。在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中,也没有上海第三机场。”

图片来源:南通日报官方微信号

不过,从各方信息来看,南通新机场早就有迹可循。

今年1月,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,“要推动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”。紧随其后,当月底,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在南通召开南通新机场选址报告评审咨询会,上海市发改委、交通委、上海机场集团等部门就与江苏省市相关部门一道,参加了会议。

更为确切的消息是,今年5月21日,在南通举办的2019第二届通商大会上,徐惠民公开谈到,具备上海枢纽机场功能的南通新机场正在抓紧规划,将通过北沿江高铁和沿海通道连接上海。

在7月12日的直播节目中,徐惠民进一步表示,北沿江高铁“将从成都、重庆、武汉、合肥、南京经过南通,穿过崇明岛连接上海,使南通真正成为沿江的龙头型城市”。

据上证报此前消息,南通新机场基本确定选址于海门四甲及周围乡镇,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,一年吞吐量设计为5000万人次。

这是什么概念?目前,我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这一规模的仅有北京首都、上海浦东、广州白云及成都双流四座。而南通已有的兴东机场,2018年旅客吞吐量仅为277.13万人。这样的建设能级,显然将面向更大格局。

带动北翼

为什么是南通?

从地理位置来看,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,交通并不算便利,乘坐大巴要花费2.5小时。也因此,早在2009年民航局下发的《研究南通兴东机场建设发展问题》中,就已将南通机场定位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辅助机场,但多年下来效果并不明显。

现在,这个新机场将依靠正在建设的北沿江高铁、沪通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,拉近与上海的距离。开通后,南通将融入上海半小时都市圈。

上海于南通空间结构示意图图片来源: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7-2035年)》

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看来:

“这个机场的建设,通过轨道交通+航空,打通了整个苏北到上海的通道,对于长三角北翼、东南东北地区发展都有好处。”

实际上,如果以长江划分长三角北翼和南翼,两翼之间一直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。

北翼包括江苏苏中、苏北地区,如南通、扬州、泰州、连云港等;南翼则包括江苏苏南区域的南京、苏州、无锡,以及浙江杭州、宁波等明星城市。长期以来,北翼较南翼与上海联动更少,整体发展水平也更低,尚未有万亿城市诞生,离这一目标最近的南通,2018年GDP为8300亿元。